Skip to content

Corporate Visit to the Esquel Group

  • by

溢達集團高明生產基地參觀有感

2013.03.01

三月一日,香港校長中心組織了一次考察活動,目的地是佛山高明市溢達集團。這次活動共有二十六位校長及副校長參與,希望藉著參觀,了解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從中得到啟發。

溢達集團是一間跨國的大型企業,全球員工多達五萬人,是世界上具領先地位的襯衣生產商。據該公司代表介紹,光是高明市的廠房就佔地達三個荃灣青衣島的面積,而且聘用了三萬名員工,每天廿四小時輪班工作。由於有優秀的管理層,使公司產品不但質量高,產量更是世界首屈一指。

作為這間擁有數萬名員工的企業領導,他們到底信奉什麼管理哲學呢?接觸過他們的員工就很容易知道集團在招聘和發展員工均有獨到的眼光及清晰的理念。

在午膳的時候,有幾位年青人主動來接待我們,其中一位是剛完成培訓課程的生產部見習主任。這位年青人有問必答,態度認真又有自信。他講述當初公司在北京的大學舉辦招聘會,自己被集團的管理層取錄,然後接受培訓的經過。他解釋所有中層員工在正式擔任工作之前,都會被安排到集團不同的部門工作,一方面是了解各部門的運作,另一方面是讓員工明白自己的工作取向,最後由資深的管理層人員與其商討和選擇未來想服務的單位,務求每位員工對集團都有全面的認識,而且還能夠得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有助個人未來的事業發展和對集團的貢獻。這種選賢與能的做法跟 Jim Collins 在 ‘Good to Great’ 書中提出的 ‘…to build a successful organization and team you must get the right people on the bus.’ 有著相同的意義。

這位年青的見習主任在大學修讀化學而並非與製衣相關的科目,但同樣得到重用,他指集團希望引進不同知識範疇的專才,目的是要為公司注入生命力,使公司的發展更多元化,可見公司對「人才」的觀念有多寬闊,視野有多高。同樣,這令我們反思到,學校除了要有一群專業的教師團隊外,教師才能的多樣性也是十分重要,因為這才能激發創意,締造創新,使學校充滿生命力,成為學習型組織。

另外,集團內還有不少是來自香港的員工,他們都是透過集團在大學舉辦的招聘會加入公司。他們在公司不但要和來自各省份的同事合作,更要遠赴公司海外的生產基地工作,他們必須具備良好學識及出色的溝通能力才能勝任。

現今,人的工作地點,甚至生活的地方已經不限於香港,面對著人才全球化,工作全球化的發展,學校教育應如何配合?如何面對來自世界各地人才的競爭,我們的學生是否具備足夠能力?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去面對?這都是學校教育需要面對的挑戰。

雖然這次參觀只有短短大半天,卻令校長及副校長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思日常的學校工作,實在獲益良多。參加者都期待日後能參與更多校長中心的活動,以擴闊視野,更能結識一班志同道合的學校領導,一同為教育工作而努力。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團隊提供